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图片报道 > 正文

四方亮出“中央文化区”名片

1
青岛新闻网 2009-04-04 09:38:13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海云庵民俗区效果图

代表科技文化的四方北部都市科技园规划效果图

    四方亮出“中央文化区”名片 3至5年内四方区打造五大文化片区 着力建设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

    早报讯 昨日,记者从四方区获悉,该区将整合全区资源,突出文化特色,将四方区在3至5年内打造成青岛市的“中央文化区”,重点推进五大组团建设,着力打造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老城区文脉有优势

    据四方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文化区”这个概念源自国际城市规划理论,是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四方区作为老城区、老工业区,有丰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老村庄、老工业、传统文化都是无法复制的。”四方文化局刘文杰局长说,四方的湖岛村、小村庄、四方村等村落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海云庵也是我市市区重要民俗文化建筑。此外,四方机车厂、青岛葡萄酒厂和众多棉纺厂也见证了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刘局长表示,这些老企业改建工业博物馆的计划正在做控制规划,四方机车厂将建成机车青年旅社、工业遗址公园,葡萄酒厂和棉纺厂也将因地制宜建成纺织博物馆和葡萄酒博物馆。

    五大组团突出五种文化

    据介绍,四方区按照现有地域资源,将全区划分为五大文化片区。双山、保儿村区域的东部创意公园以动漫、创意为主,突出时尚文化,投资5亿多元的青岛文化大厦将落户此处,我市各大演艺团体都将在此积聚。西部环胶州湾的欢乐滨海城突出现代文化。南部建筑创意园依托理工大学、青岛地理信息大厦,打造以建筑文化为主的建筑创意产业集聚区。北部依靠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朗盛集团研发机构打造中国橡胶产业,突出科技文化。中部城市新都心依托大山村改造和周边的麦德龙、东方家园等大型商业设施,突出打造商务文化。

    海云庵打造民俗文化街区

    海云庵目前的“一街两广场”已初具规模,四方区今年将调整嘉禾路小吃街业态,使民俗文化相关的业户逐渐取代现有普通业户。四方区今年把原晶华玻璃厂工业用地及其东侧宿舍区整体开发,将人民路的商业气氛连通到海云庵区域。

    海云广场上的中华百艺坊6月份开始全国招商,使其成为全国民俗工艺品展示区域。街心花园也将改造成雕塑广场,设置纺织女工、渔夫、糖球商贩等代表四方近代历史的雕塑,使其成为民俗文化旅游特色街区。(记者 赵健鹏)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镇平路改造前
下一篇:公园安上太阳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