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专题 > 拒绝虚假不良信息 > 媒体评论 > 正文  
滚动新闻
身体健康却硬被说成“病入膏肓” 到底是谁得了癌症?
青岛新闻网  2004-10-21 12:09:20 东方网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李雪健是广大观众十分喜爱的影视艺术家,然而,近期他却正被一些恶意的假新闻困扰着。

  原来,李雪健自从发现患癌症后,于2001年经过半年治疗,即于2002年康复,至2003年即已可接戏。不料,今年3月30日却有署名“陈宽”的人向许多媒体发送他编造的一条假新闻《好人未能长寿,李雪健因病逝世》。事隔不久,
上海某报于4月30日又发表“本报记者”写的《李雪健还在勇敢抗癌,被传病故后首次现身》的文章,继续炒作此事。为此,李雪健忿慨地予以斥责:“我感觉,(这些文章)字里行间充滿了李雪健怎么没死成的恶意”。他大声呼喊:“造假记者要逼死我”。

  令人气忿的是,当这些造假者被揭露、申斥之后,居然还能振振有词地辩解。那亇“陈宽”明明造假诬称李雪健“病故”,却强词夺理说是从外间媒体得到这些材料的,言下之意只是当了“二传手”。而上海某报那位记者更绝,称写假新闻是为了“驳斥谣言”。可是,笔下却充滿了“想象”和胡乱编造,称:“李雪健今年在肿瘤医院住了半亇月,2月底出院后,于3月复查时,发现癌细胞扩散,已经把主治医生请到家里。”大概这位记者觉得编得还不过瘾,又编造了李雪健拍戏扮演什么“杨司令”时如何用替身等“细节”。明明人家早就恢复了健康,可是,“记者”却硬说李雪健依然病重,还称已“癌扩散”,这难道是善意的辟谣吗?将心比心,假如别人在媒体上对你也造这么亇谣言,你是什么心情?

  记者造假,媒体发表假新闻,违反了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且对别人的名誉权构成了侵害,这不是任何借口都可以推卸得了责任的,是违法行为。沪上某报那位记者称其是为了“驳斥谣言”,而实际上却又造了新的谣言,观客上从另一亇方面配合了“陈宽”的谣言对李雪健进行了围攻。

  近年来,媒体记者,尤其是毕业于非新闻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往往不懂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道理,以为新闻是可以任意虚构的,因此,不少年轻记者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给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造成了损失。因此,这件事不但应该引起所在媒体单位领导的重视,而且也应当引起“记协”的重视。我看,对记者进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教育,已到了非常迫切的时刻。同时,要像市场打假那样,请记者协会肩负起新闻打假的任务,要像工商、公安部门打假那样,去从事新闻打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了依法处理外,“记协”应抓住典型,深入开展教育,从思想观念上围剿假新闻。

  还有一点,就是某些媒体在报道娱乐新闻幌子下,一味去追寻明星的生活隐私,而对文艺界取得的成绩、对如何引导读者欣赏艺术则不感兴趣,凡是港台明星,港台的什么艺术大奖,一次就可以拿出好几亇整版进行报道,而对内地的艺术家却不屑一顾,或简单应付一下,有的已经被人起了“狗嵬报”的外号,我看,这些媒体的从业人员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媒体当然是进舆论监督的,但媒体自己更应自律,接受社会的监管,绝对无权当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李雪健怒斥谣言的事件,是个别媒体的耻辱,我想,除了对造假者依法查处之外,对所有媒体从业人员都是一个警示。媒体是可以杀人的,当年阮玲玉就是这样被扼杀的。今天,李雪健受到这样的诬陷,说明某些媒体从业人员实在走得太远了。(陈云发)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西安交大MBA青岛招生开始啦!
·天津大学在职攻读MBA课程班招生
·中嘉学校小学生英语周末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2004年青岛首届教育招生网上巡展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