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频道 > 家有学童 > 父母茶座 > 正文
小班化,重了人性,轻了纪律性?
青岛新闻网  2004-07-07 16:09:14 《家庭生活报》
 

  起因
  据报道,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这些被传统课堂定义为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在实行小班化教育的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却被扶正,“翻身”成了学生的课堂权。
   首个提出学生课堂权益的幸福四平实验小学校长俞吉祥认
为,传统教学更看重老师,例如在绝大多数让其他教师学习的公开课上,所谓的优秀老师拼命地展示自己的授课技巧和功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却被忽视,这是不合理的。
   在教学中深有体会的学校德育教导瞿晓意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课堂中要尊重孩子——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只有“人”的地位被完整确立了,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而上述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在尊重了孩子人性化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传统教育中一直重视的纪律性呢呢?本期的《父母茶座》特邀请几位嘉宾一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请大家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小班化教育优点多
   张方 女儿上小学四年级
   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四年级,学校没有实行小班化管理,虽然我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守纪律的孩子,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很希望她能上小班,因为孩子的个性有些内向,我希望她能逐步开朗外向起来,而目前的大班对孩子的性格方面的塑造我认为相对要弱一些.我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参加很多的社交场合,所以希望学校教育能在此方面有所补偿,所以当“小班化教育”刚实行的时候,我个人是非常推崇的。
   至于孩子的纪律性,我认为它并不与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并非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们的纪律性才会好,小班化教育反而能从另一角度来增加孩子们对纪律的认识,我认为只要教育得法,孩子的纪律性就会好。
   健康的孩子会是守纪律的孩子
  
肖明传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  
   就拿我的孩子来说吧,他从小就很调皮,但是却很聪明,也很懂事,刚上小学时,我与妻子想,孩子很调皮,学校里严厉的 教育或许对他有好处,可是不到半年,我们发现我们错了,孩子上课时非常喜欢与别的同学甚至与教师讨论问题,可那却被教师视为不守纪律,孩子经常放学后被老师单独留下训话,我和妻子也几次被老师教训。时间一长,我发觉,孩子原本开朗的个性变得有点内向,一向自信的他甚至对我说:“爸爸,我是不是个不可救药的孩子?老师怎么不喜欢我呢?”我听后,心时非常难受。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里,一排排课桌塞得满满当当,五六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坐在中间,看起来拥挤不堪,闻起来空气也不新鲜。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是既不能随意走动,也不能随便说话,只有在自己的座位处不动的孩子才被老师和同学样称为好孩子,评语上也常写着守纪律、学习认真等。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孩子才是守纪律的好孩子,真的是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纪律性强的孩子吗,我看未必!这种传统的教育对孩子纪律性的培养我想是不是也存在局限呢?所以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讲,我是非常赞同小班化教育的,我认为只有尊重了孩子的人性,才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而健康的孩子会是真正守纪律的孩子。
  小班化也会产生一些坏习惯
 
曹磊 济南市教育局宣传科
  我们从事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广阔而又深厚的爱。比如在私立学校,家长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家境条件优越的孩子,却往往变得自私、专横、不会合作,拥有一份爱心越来越难以寻觅,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体会不到别人的爱,更不会去别人。不仅如此,小班化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同时也拓展了德育的时空。实验研究表明,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往,有利于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优质的言传身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小班化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有着良好品德的学生是不可能没有纪律性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小班化教育中,又不可必免地会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集体意识欠缺、自私、不擅于接纳他人的长处等,而这也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和改进的。
专家观点
  小班化教育可培养出新型的守纪律人才
  
马广海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成人恐怕都有这样的回忆:在我们上学时,老师说不让回头,我们一节课头只能朝前,老师不让我们上厕所,我们只能憋着,当我们工作后,我们会习惯性地一动不动地坐着,被提到名字时才会发言,我们知道一切要按规矩行事,我们告诉自己要遵守纪律,不能乱动。无疑,我们这一代是守纪律的一代,可是在守纪律的同时,我们感觉到有一些东西似乎又失去了。在新一代人面前,我们突然觉得不敢谈个性二字。因为我们曾一度被夸奖也骄傲于自己是老实孩子。可如今的小班化教育似乎在告诉我们,它要培养“调皮”孩子,老实孩子已不再受宠。
  在我看来,“小班化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教师实现评价观的转变,改变过去只重智力不重非智力,只重成绩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主观片面的学生评价观,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学生对于纪律会有一个更新的理解,守纪律不是一动不动,而是从某种程度上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处,或者说学会如何在一定的规矩内按自己的个性活着,它让学生和老师更轻松。可以这么说,小班化教学或许会培养出新型的守纪律学生——人见人爱的守纪律的调皮孩子。
当然在培养纪律性方面,小班化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如今许多学校的“小班化教育”,绝大多数是以大班教育为主,附设一、二个小班,而且以一、二年级为多。这一、二个小班往往独处一隅,不和大班在一起。小班的学生,上课看到的是这几张熟悉的面孔,下课看到的也是这几张熟悉的面孔,很少与别的同学,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经常接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交际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只有让学生在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人反复接触中,才能慢慢地学到交际的本领,比如怎样与人说话?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借东西?怎样道歉等等。
    “小班化教育”也有两面性
   
权朝鲁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
   在大家一致对小班化说好声中,我想着重说一些小班化的一些负面的东西:
  活动多而影响文化知识的落实。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作业批改量明显减少了,家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其它杂务也相对少了。换句话说,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和设计课堂活动。活动多,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它却占去了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的活动虽然时间不长,可要使学生的心情完全平静下来却要很长时间。活动多,文化知识教学的时间就难以保证,而许多知识,没有冷静的思考、刻苦的训练是学不好的。 
  优化的教育环境导致学生产生优越感。由于目前“小班化教育”还不能面对全体学生,只有比例相当小的一部分学生能享受到这道“美菜”。这些学生能进入小班,家长要缴纳比大班高得多的学费。同时,由于处在实验阶段,各学校给“小班”配备的是最好的教师和教学设备,如全套多媒体进教室,这在大班是难以做到的。这些都容易使小班的学生产生自我优越感,与实践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背景资料:
上海小班化教学赋予学生的六项课堂权益
课堂权益之一:允许学生随时发言
记忆中的小学课堂,是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不时地抛出一个个问题,点名让台下正襟危坐的学生回答,一问一答的权利严格地分配给老师和学生。小班化教学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碰到问题不用举手,随时都可以站起来发问。
课堂权益之二:允许学生插嘴
“发言先举手”,这是课堂上的老规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学生都把小手举到老师跟前了,老师还是只点了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事实上,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非常强,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插嘴很有必要。
课堂权益之三:允许学生质疑老师
老师观念要转变,放下架子,做学生的“学生”。当老师出现错误时,允许学生纠正补充,和老师平等地交换意见,甚至争论。
课堂权益之四:允许学生选择学习伙伴
小班化教学经常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桌或同组的小伙伴。志趣相投的学生凑到一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积极性也更高。
课堂权益之五:允许学生满足合理的生理需要
很多低年级小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时想撒尿,但怕被老师批评,不敢作声,最后憋不住了,只能撒在身上。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强调纪律高于学生的生理需要,这是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在幸福四平实验小学,老师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解渴、上厕所,如果有学生实在困倦了,还可以小休片刻或者看看窗外,减轻疲劳。
课堂权益之六:允许学生再来一次
在小班化教学中,测验练习允许学生重新做一次,学生非常珍惜再来一次的机会,更加认真。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