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
关于青岛新闻网
APP下载
正文

【青岛教育家】阎志清:研究性实践变革 创造教育新常态

2019-12-24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

 

青岛新闻网讯12月24日 (记者 刘艳玲) 走进浮山小学,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笑脸时时绽放着他们学习的快乐;走进浮山小学,老师们敬业奉献的身影时时展示着他们育人的理念;走进浮山小学,校领导团结奋进的团队时时昭示着浮山小学进取的信念!走进浮山小学,浓郁的美育特色文化彰显了一所学校追求卓越的蒸蒸日上……

“强己达人,成人之美”是青岛崂山区浮山小学校长、齐鲁名校长阎志清的管理价值观。教育是人的教育,信息时代知识急速更新,未来建设者需要一代代教育人的努力与成全。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崂山区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般璀璨夺目,一批批崂山教育人迎头赶上,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谱写教育强区的新篇章!

怀着教育梦想的阎志清,从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这片热土,从崂山区一名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开始,创造了一个个教学传奇,先后担任崂山区林蔚小学、石老人小学和浮山小学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建构起“五指教育理论体系”。作为青岛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齐鲁名校长、全国优秀校长,阎志清从没在成绩上止步前行,他和团队一起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无限的智慧,在教育创新实践的最前沿,永葆持续提升的最强动力!

深耕理念:个性化教育时代的新思路

“学校是个生命场,教育是觉醒生命的事业。”阎志清说,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并践行先进理念,持之以恒地精耕细作,为生命而为、基于生命而为。中国悠久而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滋养着一代代教育人的思考与探索。对教育有着深厚情感的阎志清,在梳理教育脉络与钻研教育思想时,深受我国民族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熏陶,带领团队开始了基于日常的研究性实践,逐渐建构了“五指教育”理论体系。“五指教育就像五个手指,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又关注人的个性化成长。”阎志清对记者说,学校根据学生的经验与生活环境实施“五指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完整的儿童生活,也就是要做整个人的教育,既密切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五指教育引领下,林蔚小学、石老人小学迅速崛起,成为了深受学生和家长喜欢的的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来到浮山小学担任校长后,阎志清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沿革与文化传统,思索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实施什么样的学生评价、如何创生校园生活的新常态等等。他认为,学校特色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由根而生;办学不能为特色而特色,而是要与育人目标紧密关联,进而通过特色课程扎实落地,并与特色活动、特色评价等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育人价值。“浮山小学是一所美育特色学校,有着三十多年的美育探索与传承。”阎志清说,现在学校提炼升华“向美而生,活力办学”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具有爱美情感、赏美能力和创美才智的现代向美少年。学校建构了“习美课程体系”、“美少年评价体系”以及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三级综合活动体系,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选择与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与知行合一,让美育在学生心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色。

活力办学:跃动的思维奏出“最美教育”

“拥有一块土地,就要耕耘一片春天”。阎志清对教育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从大山深处走出的这位齐鲁名校长,心中有山一般的坚毅与执着,行走在自然中汲取灵性与睿智。阎志清常和同事开玩笑说,管理者要主动学习,要善于“没事找事”并且“精心做事”“常做常新”。倘若拿着一份活动方案来回“炒冷饭”,在他这肯定过不了关!

人都有惰性,要寻求改变就要直面重重挑战。然而,教育是教天地人事,不改进提升就意味着倒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养。教师要享受这样一种循环:把自己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起学生旺盛的学习力和内生力,这种生命的循环又会令教师生发新的动力和灵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这个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阎志清对记者说,好的教育需要教师的感染力、研究力、策划力和创造力,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他记得,有一名语文老师向他抱怨,说现在学生写不出好作文来。阎志清对他说,写作文需要有生活体验,于是他给老师出主意,在教室花盆里种下神秘种子——太空种子,每组学生分工负责浇水、松土等管理工作,然后每周写观察日记,看看上过太空的种子,开出花来、结出果来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生长周期等等,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阎志清认为,人的成长是不可替代的,学校要不断地创造各种身心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在体悟中实现内省、产生兴趣、迸发内力。这既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教育挑战,也是一种教育担当。

创设环境:多元课程融进“校园空间文化”

多元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在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阎志清在浮山小学规划中提出了新的构想,即综合融通,使校园空间与学科课程彼此融合贯通,通过环境课程形成新的学习力与生长点。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与校园里的植物有什么关系?每节气中的古诗词有哪些?八月桂花香,当学生和老师坐在桂花树旁嗅花香、品读桂花的诗词、吟唱桂花的歌曲……那将是怎样一种生命体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创设自然而优美的校园环境,学科课程与活动蕴藏其中,别样的课堂更是美美共生。这样的校园生活充满了育人的芬芳,既有生命张力,又有温度美感。

浮山小学的“习美课程体系”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元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在教师团队中,实行课程招标,老师发挥个人特长,开设选修课,并以学校外聘社会专业人员为师资补充,充分的回应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浮山小学的“五彩学堂”中,开设涵盖了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语言与人文、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并创造学生发展需求,丰富的课程体验,让学生探寻自我兴趣方向所在,学校则助其竭力发展,实现个性化成长,是阎志清“五指教育”理念的重要表达。

育人理念:孩子的成长是学会“自我选择”

在阎志清看来,课堂和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方面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这是育人价值的根本。数学学科出身的阎志清表示,课堂存在两种替代要不得,一种是老师替代学生,另一种是以个别学生替代全班学生。教育者应该具备全纳的教育情怀,面向每一个学生,做到结构开放、重心下移和价值提升,真正将课堂还给每一个学生。

“只要用心,会发现教育的空间无限广阔。”阎志清谈道,比如观察植物的案例,还可以班级做实验,把同一种植物,分别放在有向阳和阴暗的地方进行对比,把植物放在土里栽培,和放在水里、沙子里会有什么区别,这就能形成一篇科学探究小论文。别样的开学典礼,倡导学生自主设计的艺术节、一个都不少的运动会,令人感动的成长礼……基于学生的生长与发展,每年的活动设计都要创造不同,汇聚教育智慧,让学生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充分参与快乐的校园生活中。

“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力。”阎志清感慨道,选择既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自我认知,学会选择则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能力。现在学校的艺术节,倡导让学生自主编排节目、主持、做海报、写请柬,选择看哪个专场表演是学生自己的选择。阎志清对记者说,做教师要有生命感,做教育要常做常新,要做出教育的味道,要营造适合学生主动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儿童是在活动中成长的,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就是要在“五颜六色”和“创造不同”上下功夫,让学生持续感受到新的生命体验,进而在日积月累的体验中发现自我,成长自我!

基于日常的研究性实践变革,就是要在“怎么做”上下功夫,其本质指向“如何做得更好”、更加富有“育人价值”,进而创造更新更美的教育生活新常态。

作者:刘艳玲

编辑: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