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协同发展深度赋能!青岛“智造”正加速辐射“沿黄朋友圈”

2023-11-21 20:36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11月21日讯(记者 吴阳)沿滚滚黄河,青岛与黄河流域省区高质量合作正在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黄河流域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引擎”“粮食支撑”“生态保障”,产业及科技合作协同发展是黄河流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必然选择。

11月21日,记者从青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和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的关键作用,联动省会、协同胶东、服务山东、辐射沿黄,面向更大市场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青岛“智造”成果惠及沿黄省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31121200550.jpg

坚持优势互补,深化产业合作

立足青岛产业发展基础和“链主”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带动优势,引导和支持青岛龙头企业在沿黄省区谋划布局重大合作项目,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持续拓展先进制造业产能合作。发挥青岛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依托沿黄省区土地、能源等资源禀赋,沿黄河流域布局了一批引领性强的重点项目。海尔集团在郑州投资建设的热水器智能制造基地,入选全球首座热水器行业端到端“灯塔工厂”。中车四方研究所在青海海西州投资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零碳产业园及源网荷储新能源电站,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不断深化现代农业互利共赢。将“沿黄所需”与“青岛所能”相结合,加速农业合作新模式导入沿黄流域。青岛市食品企业利和味道投资建设的利和萃取陇南工厂,是青岛与陇南首个签约、首个建成投产的东西协作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收购花椒超过6000吨,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利用。青岛艾迪生物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将种植业与制造业相结合,在定西开发7万亩万寿菊种植基地,每年加工生产叶黄素1000吨,贡献产值4.5亿元。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加快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聚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构筑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推动形成具有黄河流域特色的新型创新体系。

发挥青岛创新资源集中、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深化与沿黄省区在智能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科技协同。中车四方股份与山西中车永济电机等单位共同实施下一代列车轻量化关键技术和部件研发等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海尔西北研发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深化智慧家居、工业互联网、大健康等领域产业合作。

聚焦沿黄省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建立耐盐碱水稻示范种植基地,推广耐盐碱水稻丰产栽培新模式。牵头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援建设甘肃陇南玫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定西食用菌新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加快惠民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成果有效对接。依托半岛科创联盟、黄河科创联盟,推广应用青岛首创的“云端研发”新模式,上云企业80%以上的需求一周内就可得到响应、有些仅需几分钟,供需对接时间成本降低90%以上,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了沿黄省区部分中小企业创新难的问题。

坚持平台赋能,深化数智融合

青岛坚持以工业互联网为百业赋能,牵头制定了“打造青岛样板-推动山东复制-加速沿黄落地”的“工业互联网沿黄引领计划”,加速沿黄省区产业数字化转型。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5年位列国家级“双跨”平台榜首,持续为沿黄省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工厂改造服务,助力企业实施核心装备和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工赋青岛”模式已在四川德阳复制落地,与当地头部企业特变电工等共建的“海川云服”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已经覆盖德阳95%以上的规上企业。

坚持绿色转型,提升发展能级

坚持生态优先,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措施,积极在沿黄省区推广先进节能节水降碳工艺、技术和装备,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绿色制造示范培育机制。青岛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9家(其中7家位于沿黄省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推出绿色设计产品192款,获全省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一等”等次,奠定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青岛炼化、海湾化学蝉联国家行业能效“领跑者”榜首;青岛炼化等入选2022年水效领跑者企业,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扎实推进与沿黄省区“双碳”共建工作。投资7730万元在定西市建设“青岛林”,建设东西部协作生态林2.1万亩,为定西林草生态建设提供“真金白银”的保障。依托海尔集团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绿色循环生态体系,建设国内首家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每年拆解规模200万台,再生能力3万吨,碳减排量1.7万吨。

一直以来,青岛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担当作为,这是青岛的责任,更是机遇。无论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还是叠加的对外开放优势,青岛都应该、能够在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更重的担子,展现更大的作为。

下一步,青岛将在深化产业务实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制造业数智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充分用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优势,为推动全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贡献更多青岛力量。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具备空载试运行条件

2023-11-21    青岛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调查网络调查问卷

2023-11-19    人民网

油价四连降!加满一箱油将省13.5元

2023-11-21    闪电新闻

共38套房源!青岛发布市本级产权型人才住房配售公告

2023-11-21    青岛日报

青岛市建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主体正负面清单制度

2023-11-21    青岛新闻网

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公布,青岛两地上榜

2023-11-21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开展志愿积分兑换暨志愿服务大集活动

2023-11-21    青岛新闻网

青岛高新区:以科技创新激活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3-11-21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