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 | 青岛华大:七年深耕,不断“增殖”

2023-11-13 09:1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在生命健康、经略海洋、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华大:七年深耕,不断“增殖”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为20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之一。该计划由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历时约13年完成,耗资超过30亿美元。如今,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已降到100美元左右,一天就可拿到结果。

时间更迭,技术进步,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和时间实现了指数级下降。以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而成立的华大基因,始终置身基因科技的涌流,进取成长。

2016年8月,青岛市政府、西海岸新区管委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德生态园成立青岛华大。华大基因的“基因图谱”内,从此有了青岛表达。

7年来,青岛华大如同携带基因组的细胞,增殖壮大,羽翼渐丰——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全球首个《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白皮书》……一项项重量级成果从这里产出;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大股份、华大智造、华大细胞、华大医检所……一个个产业项目先后落地。

今年8月31日,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在中德生态园主体落成,建成后将在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布局,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华大在青岛的演进故事,迎来新的开始。

青岛华大项目。

周期性增长

“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基因更像是一个底层技术。”华大集团山东公司总经理、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刘俊年表示,从全球范围看,当前与生命科学相关联的领域很热门很活跃,包括mRNA疫苗、肿瘤防治等方面。“基因科技目前处在周期性的增长阶段。一项技术成熟并且到达稳定期,才可能孕育新的应用场景,是一种波动性的持续上扬。”

基因科技的本质,是数字化生命健康基础设施之一。刘俊年认为,基因科技的未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强因果关系,通过及早干预,让出生人口健康质量更高、人的预期寿命更长。“从这一点上说,关于基因科技的需求会越来越强。”

青岛华大与西海岸新区合作启动的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项目,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级人口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的城区,新区基本实现新增唐氏呆傻新生儿比例降到全国最低。青岛华大已累计在青岛开展各类疾病预防基因检测60万例,累计减少社会经济负担约25.2亿元。

诱人的前景,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基因与生物技术”是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强战略布局。按照预计,2030年全球基因产业产值将达万亿规模。

7年来,青岛华大徜徉其中,循周期发展,不间断扩容。青岛华大项目总投资63.8亿元,总用地面积146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投资7亿元,设立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打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建设“三库三平台一中心”生命科学公共研究平台,引进多个产业项目;二期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计划2024年10月竣工。2022年,青岛华大实现产值20亿元,成为青岛基因产业发展毋庸置疑的龙头。

“零的突破”

今年3月,由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组建的国际研究团队,联合发布南极磷虾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成果在《细胞》在线发表。这是我国海洋渔业领域首篇《细胞》主刊,研究突破了生物量最大的动物基因组组装的挑战,构建了约48GB南极磷虾基因组序列。

这是青岛华大多篇重量级文章中较新的一篇。仅仅今年,青岛华大就已发表高水平文章11篇,发表CNS主刊文章2篇,占青岛市主刊文章发布量的20%。

在青岛华大展厅,有面由一页页杂志封面拼成的墙壁,杂志都是《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每一页封面,即是华大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章。

这份成绩,离不开数据加持。青岛华大打造的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已存储海洋生物样本资源10余万份,海洋生物基因测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对全球贡献度达到28%,占中国贡献的49%;先后承担、参与20余项国家、省市级海洋方向项目,主导、参与制定各级标准8项。

“海洋基因科学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核心是做好资源和数据支撑。”大数据驱动带来大规模突破,正在青岛华大一步步实现,基因编辑鱼、生物器官进化、深海微生物工业酶等研究先后开展。

杂志封面墙对面大小不一、型号不同的基因测序仪,则是华大智造的成果。

青岛华大智造量产基地2021年5月正式投产,不仅能够快速部署新一代小型化基因测序仪DNBSEQ-E25生产线,还承担华大智造超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全球化生产交付重任。今年,青岛华大智造最新推出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T20,每年可完成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成为一款超强生产规模的“超级测序工厂”。

此外,该基地还拥有华大智造自主设计、多模块自动化集成的测序酶试剂生产线,与澳柯玛合作研发的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库,已在多家机构投入使用。

2021年,青岛华大参与发布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技术——时空组学技术,首次实现生命全景时空分子图谱,成为全球唯一能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技术。利用该技术,青岛华大绘制了全球首个蝾螈脑再生时空图谱,为意识起源、神经调控、器官再生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全新认知。全球首个时空组学国际合作中心落地青岛以来,已交付芯片2000张,交付数据1Pb。

一项项“零的突破”,如同一行行闪光的足印,划出青岛华大漂亮的上扬曲线。

全方位助力

8月31日,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主体落成,意味着华大在青岛有了新的载体和基础。

“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建成后,不仅仅是物理集聚,期望在这里产生更多化学反应,为新的生命科学时代创造新的楷模。”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说。

青岛华大的跃升,不仅是基因产业的楷模,也是青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模范。落户7年来,中德生态园坚定不移支持华大发展,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见效,为华大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为解决青岛华大开展基因科学研究的生物样本通关时间较长、手续繁琐的问题,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积极对接黄岛海关等部门,探索开展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该模式由原来的逐批申请调整为按年度集中申请、一次审批、分次核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惠及了青岛华大,也为园区发展基因科技、海洋生物等产业打通了样本进口便捷通道。

产业协作上,中德生态园成立国内首个区域性基因科技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吸纳青岛华大、正大制药、清原集团等39家会员单位,搭建起学术交流和产业协作的平台。园区还支持华大成立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加速推动全球生命科学科研要素流动,加快促成国际合作,谋划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新举措。

当前,青岛正在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提出在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青岛目标与华大愿景不谋而合,合作也更加紧密。

今年9月1日,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主体落成后第二天,西海岸新区、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赶赴深圳,与华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华大智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青岛华大健康医疗产业园及千种海洋生物测序领域合作。

一个多月后的10月28日,2023年海洋基因组学会议暨海洋生物资源学术会议在青岛华大举行,青岛自贸片区千种海洋生物测序项目正式启动。千种海洋生物测序项目,将与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开展,华大智造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技术与设备支持。

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保障,让华大对项目后续发展充满信心。“6月,华大集团全球总部华大时空中心在深圳落成,8月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主体落成。两个项目的落成,标志着华大基因科技研究和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希望青岛项目在北方建立一个新型的、完整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和产业中心。”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监事长刘斯奇表示。

建立新生态

据悉,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建成后,将在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应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全面布局,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三年,将新增知识产权产业化成果超过100项,集聚基因科技企业超过100家,年产值超过30亿元,基因科技人才超过1500人。

无疑,这将为青岛基因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助力。

作为全国67个自由贸易试验片区中唯一承担海洋生物基因检测任务的片区,青岛自贸片区正瞄准基因科技未来产业方向,推动基因科技产业积聚成势。中德生态园发力基因科技“三千行动”,规划建设千亩产业园区、新增千名专业人才、完成千种海洋生物测序,支持青岛华大打造集科学研究、人才集聚、产业转化、金融支撑于一体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

实际上,中德生态园已逐步建立基因科技生态——青岛华大的旁边,就是参与研发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的正大制药。此外,清原农冠全球首创循环打靶碱基编辑(CSE)、基因敲高(KSE)技术,先后创制出多个作物新种质;锐翌生物无创肠癌早筛产品取得国家3类医疗器械认证;青岛百迈客全自动化测序试验平台上市。目前,区域内已累计引进基因技术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超120亿元,年产值突破40亿元。

由于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基因科技企业与基因科技企业之间、基因科技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也在诞生更多合作。“从上游的基因测序仪,到中游的技术开发,再到纯基础科学,青岛华大在很多方面都能与本地企业诉求适当匹配。”刘俊年介绍,比如基因测序需要做芯片代工,最近他们就跟青岛一家知名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

7年很长,2500余个昼夜交替,青岛华大已迈出质的一步;7年很短,所有的发生好似弹指一挥间,未来仍任重而道远。曾经的超越已成为新的起点,全速前进的华大与青岛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在不断“增殖”中续写新的惊喜篇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打造航天员的“千里眼顺风耳”,青岛科技“硬核”护航

2023-11-13    青报观象山

青岛发布全省首个质量基础设施团体标准

2023-11-1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今天白天晴间多云 最高气温9℃ 最低气温4℃

2023-11-13    青岛气象

近30家大型国际采购商到会!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青岛闭幕

2023-11-1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青岛一人上榜

2023-11-13    大众日报

来瞧瞧都有啥!2023年青岛市院士工作站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

2023-11-1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早知道|成交金额增长10.6% 青岛交易团在第六届进博会取得丰硕成果 “双11”期间青岛网络零售额338亿元 你贡献了多少?

2023-11-13   

新华网专访:青岛市委常委、 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

2023-11-12    上合示范区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