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新品种最高亩产694.5公斤!青岛海水稻测产再创新高

2023-09-26 10:02    青岛早报

9月25日上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盐碱地改良中心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对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选育的耐盐碱水稻品种——耐盐常规稻“海粳37”“海粳38”进行了小面积试验田测产验收,扣除杂质、折合标准含水量后,测得亩产分别为676.6公斤、694.5公斤。

新品种进入审定将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本次测产的地点位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研发试验基地。测产品种“海粳37”与“海粳38”经多年培育筛选,是综合性状优异的耐盐碱水稻品种。

工作人员收割海水稻进行测产。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姚学峰等3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海粳37”与“海粳38”表现出较强的耐盐、高产等优良性状,有望成为建设盐碱地生态粮仓的新星。据悉,这两个品种后期将进入审定并进行全国推广,为我国盐碱地利用和开发贡献优质种质资源。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太空诱变、重离子束诱变方法获得的水稻材料,在8‰盐度条件下进行耐盐水稻材料的筛选,经过几年试验,目前已有稳定材料,预计2024—2025年参加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这一成果意味着,未来含盐量在8‰左右的盐碱地也可以直接种植水稻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通过回交转育,成功创制稳定的籼型三代不育系1个,粳型不育系1个,成熟不育系已进行杂交组合的配制,获得数个耐盐、高产组合。

测产的海水稻颗粒饱满。

据介绍,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建立了盐碱地稻作改良核心技术——“四维改良法”。“四维改良法”整合了水盐调控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抗逆性水稻四大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配套方法,创新性地将水盐调控系统与物联网系统相结合,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盐碱地改良新技术,“以地适种”更高效、更精准,该技术成果经鉴定为国际领先。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四维改良法”在7个特征地域进行海水稻试种,并结合“四维改良法”进行盐碱地稻作改良的示范,最高亩产为669.24公斤,平均亩产超400公斤。

试种海水稻青岛有优势

据介绍,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战略耕地资源,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耕地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坚持“以种适地”理念,“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双向发力,着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利用盐碱地。

青岛市位于我国南北中间地带,环拥胶州湾,籼稻和粳稻一般都能在青岛正常生长,是我国最适合作为耐盐碱水稻科研育种的试验基地。地理优势加持下,青岛培育的水稻品种可在我国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自2017年开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每年都进行耐盐碱水稻测评,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新品种进入区试国审。截至2022年底,已有11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目前,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已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种植基地,带动全国耐盐碱水稻示范推广面积达100万亩,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艾治勇研究员表示,中心将积极联动各区域中心,协同耐盐碱水稻研究优势力量,推动形成完善的耐盐碱水稻创新和产业生态链系统,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杜德乐 摄影报道)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活力海洋之都”迎来“全球海洋智库”!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在青开幕

2023-09-26    青岛日报

青岛前8个月青岛经济整体延续恢复态势

2023-09-26    青岛日报

区域交通大调整!中山路步行街迈出关键一步

2023-09-26    青岛主城

莱西通报2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典型问题

2023-09-26    清廉莱西

美财政部以涉伊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商务部:立即停止无理打压

2023-09-26    商务部网站

亚运赛场,还有更多“青岛身影”

2023-09-2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新学今天14:30在线网谈

2023-09-26   

千万多长几个心眼 国庆长假海边游玩指南

2023-09-26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