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国内首个“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落户市南!

2023-08-16 17:51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8月16日讯(记者 宋波鸿)8月15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揭牌仪式暨地球科学主题讲座活动在青岛奥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存东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城区,市南区集中了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海洋科研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蓝色经济稳步提升。2023年,市南区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把科技教育作为核心点,大力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将提升教师科学素质纳入教师培养过程,为城市创新发展储备高素质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市南区盘活现有资源,构建“以海育人”海洋教育高地,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学区一院士、一校一专家”海洋育人机制,与区内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地质研究所、水准原点等35家涉海单位签订海洋研学基地,最优化用活科普资源,最大化用足科普力量,全面提高学生海洋科学素养。本次揭牌,必将为市南区科技创新的“核爆点”与“新赛道”提供新引擎与新动力。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守信在致辞中指出,青岛市历来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全面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今年5月,青岛市教育局联合市科协,在市南区试点开展“蒲公英科普行动”,通过馆、校、社三方联动,搭建起青少年科普服务新平台。同时,建立以科学竞赛和强基计划为两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各级各类科学竞赛平台,培育选拔优秀科技人才后备军。他强调,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的设立,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下一步,青岛市和市南区将充分发挥基地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新格局,全方位助力青岛教育提质增效。

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邵学伦在致辞中指出,首个“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落户青岛市市南区,这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是山东省地球科学后备人才培养的高位启航点,并对通过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实现新高考模式下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切实提升全省中小学校地球科学教育的水平,打造普及知识与深度探索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提出了期许。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俞亚东在讲话中肯定了青岛市在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指出,“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的建成,能够为市南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地球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和领导者。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忠对此次“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的揭牌表示祝贺,认为这是青岛市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开端,未来定会蕴育更为广阔的前景。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李亚琦、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焦淑军、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校长严贤付共同签署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步,市南区将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揭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铺展市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路线图,创新科学教育新模式,架设科学教育立交桥,打造科学教育新样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形成全方位多元化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市南经验,通过打造开放创新的交融区、新兴赛道的引领区、全域孵化的活力区,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新格局,将市南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场景创新高地,为市南学子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全方位助力青岛教育提质增效。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 | ​“强链计划”赋能,助力青企频创“首台套”

2023-08-16    青岛日报

青岛公布10个行政审批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将全市推广

2023-08-16    青岛发布

青岛首批!市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名单公示

2023-08-16    青岛日报

青岛八大关最近的浴场“二浴”升级焕新!餐吧、超市一应俱全

2023-08-16    青岛新闻网

七夕将至 被青岛浪漫到了!地铁站里惊现“玫瑰瀑布”

2023-08-16    青岛新闻网

傍名牌、商标侵权……青岛曝光一批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2023-08-16    青岛日报

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首个桥梁承台完成浇筑

2023-08-16    青岛日报

青岛机场完成首票“空空中转” 打通货物转运“最优通道”

2023-08-16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