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山东16市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青岛选题“海洋”

2023-08-08 21:50    青报观象山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支撑。

8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消息指出,近期,山东16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落实,紧扣本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确定了2023年度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通过书记选题、领衔攻坚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全力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image.png

国信一号

书记选题、领衔攻坚。青岛此次选题聚焦“海洋”:今年要实施海洋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加快集聚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强化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人才引领;建立以才引才、平台聚才、企业揽才等清单,提升海洋人才引育的精准性。力争2023年新集聚海洋领域顶尖人才2-3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0个左右、博士100名左右,评树10名左右现代海洋英才。

这个选题符合青岛的城市特色,承载着“山东期待”“国家厚望”,是青岛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的远见抉择。

1

优势所在,使命使然

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在海洋强国建设中肩负重任。而山东海洋发展,青岛一直处于龙头地位,被赋予众多引领发展重任。

无论是2018年山东部署海洋强省建设,还是2022年山东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山东对于青岛在海洋强省建设中的定位都异常清晰,那就是要求青岛勇当“先锋”、“一核引领”。

在海洋强省建设中的海洋产业领域,这一定位同样明确。例如,《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要求青岛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山东对于青岛的海洋定位,源于青岛海洋发展的巨大优势。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15.6%,高于全国8.9个百分点。多年来,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位。海洋已成为青岛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对青岛海洋发展频频委以重托,2021年,中央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定位。更好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2022年,青岛把“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进行部署,把发展海洋事业摆在突出位置。

而海洋事业是科学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事业,海洋人才是发展海洋事业、塑造城市海洋竞争力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各沿海城市均在大力汇聚以海洋人才为核心的海洋创新资源。近年来,青岛海洋人才的总量在持续增长,不过,海洋人才数量的“比较优势”相对减弱,因此,青岛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培养汇聚一支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合理的海洋人才队伍,推动海洋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2

平台聚人,产业留人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何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给出的一个答案是:用平台聚人,用产业留人。

在山东16市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中,青岛明确:实施海洋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发挥青岛海洋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海洋创新基础雄厚优势,加快集聚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强化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人才引领。推动崂山实验室建设运行,提升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运行效能,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创平台对海洋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

应该看到,海洋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海洋创新基础雄厚,是青岛集聚海洋人才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所、黄海所、海洋一所等“国字号”海洋科研院所云集,为海洋人才汇聚提供了平台支撑。据初步统计,目前青岛海洋人才总量达37.6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海洋人才高地。

image.png

国家深海基地

在此基础上,青岛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强化海洋高端平台建设,为海洋人才在青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例如,国家深海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是我国深海科学技术开发的引擎以及深海产业孵化的桥头堡。依托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正加快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和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国家深海“三大平台”,进一步汇聚海洋人才,促进深海资源保存、利用、研究融合发展。

人才,就是先进生产力。集聚中国科学院13家科研力量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就是例证。目前,中心通过整合凝聚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优势研究力量,实现海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成果“三集聚”,正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

海洋平台建设,海洋人才汇聚,推动了青岛蓝色粮仓、蓝色药库等一批大科学计划实施,助力青岛海洋渔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等海洋产业勃兴。海洋平台和海洋产业发展,正成为人才到青、留青的强大“磁石”。

3

精准引育,爱才敬才

今年印发实施的《青岛市海洋人才集聚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力争到2025年,海洋人才总量达60万人,吸引集聚海洋领域顶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15人左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00个左右,青年科技人才500人左右。

目标确立后,如何集聚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青岛在山东16市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中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完善精准引育措施,提高海洋领域青年人才补贴标准,开展青岛现代海洋英才评选,建立以才引才、平台聚才、企业揽才等清单,提升海洋人才引育的精准性。

其实,对于提高海洋领域青年人才补贴标准等举措,青岛早已开始布局。2022年5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围绕扩大基数、高端引领、凸显特色、赋能发展四方面,制定了包括“海洋人才发展”在内的“十大计划”,并对海洋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在住房补贴标准方面,分别高于其他领域博士、硕士25%和50%。

image.png

“科学”号布设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

而开展现代海洋英才评选,青岛在2022年也有部署,出台第一部精准激励海洋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重点激励两类海洋人才:一是在青岛行政区域内,主营业务符合青岛现代海洋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在一线从事海洋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

今年6月,首届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名单公布,杨红生等3人为“青岛市现代海洋杰出英才”,张训华等7人为“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他们在海洋牧场建设、养殖工船研发、海洋食品研发、海洋仪器装备研制、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水淡化等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肯定。按照计划,青岛今年还将评选出10名左右现代海洋英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让海洋人才近悦远来,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更好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青岛正加快迈步。

(作者 勋祥)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崂山交警提醒:辽阳东路部分路段禁行 621路等公交线路临时调流运行

2023-08-09    崂山融媒

青岛:55万平方米围挡“焕新”提升城市品质,年底前实现城区围挡精细化管理

2023-08-0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优化营商环境青岛在行动 | 让企业敢闯敢干敢投

2023-08-08    青岛日报

促进低效片区焕新蝶变!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落地青钢片区

2023-08-08    青岛新闻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市联动项目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挂牌青岛

2023-08-08    青岛新闻网

文明青岛随手拍|井盖丢失成陷阱,危险!加急修复不过夜,点赞

2023-08-08    青岛新闻网

青岛老城繁华热闹依旧!艺术与历史相遇 碰撞出别样韵味

2023-08-08    青岛新闻网

企业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青岛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2023-08-08    青岛日报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