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6680家,占全省四分之一

2023-03-23 06:32    青报观象山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根据科技部最新公布数据,2022年,青岛高企数量达6680家,较上一年度增长1126家,数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彰显了青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力。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

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上市高企梯次发展,垒成创新引领发展的“金字塔”,就是为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筑牢地基。

这6680家高企数量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不到百分之一,是青岛企业创新发展的“金字塔尖”,是青岛推进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青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培育高企作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增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加速进入新赛道。

01

创新“排头兵”

我国对高企队伍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揭开了高企认定的序幕。三十余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政策,支持高企发展。

数据显示,2010至2020年之间,我国高企数量年增速维持在15%以上;2012年到2022年之间,全国高企的数量从3.9万家增长至40万家。

高企是利用高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提供高技术劳务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高企认定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要想被认定为高企,企业除了在成立年限等基础条件方面需要满足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产权数量、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投入等领域需要符合标准。例如,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比不得低于10%;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同期营业额的比例根据营收等级的不同,最低不得低于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等。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企具有高创新性、高投入性、高收益性、高成长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奠定了高企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地位,也发挥着其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内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高企科技创新投入大、资源消耗小、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科技企业的生命力。2022年,全国40万家高企贡献了全部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高企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技术创新加持下,高企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相对于一般的工业产品也高。因此,高企往往能够为传统产业高端化、品牌化赋能,同时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此外,高企所在的行业大多为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产品的高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使得企业的发展呈“跳跃式”高速增长。

▲松立集团城市云脑智能化展厅

以科技创新这种“无形”资产撬动实体经济发展,高企已成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或全要素生产率驱动。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而高企数量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未来增长潜力。

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生产要素本身是流动的。从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高企的创新效率远高于一般企业,能通过使用、融合、重组创新资源,为区域创新吸引各类要素,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创新系统资源不断优化、整合,形成区域创新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

02

高企“画像”

高企分布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这8个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产业赛道,是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缩影。

来自青岛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在青岛6680家高企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产业是绝对的“主力”,数量达2713家,占比从2017年的约31%增长到了现在的超40%。

这与青岛制造业名城的气质相符。青岛以制造业起家,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些年来,青岛一直苦练内功,重塑制造业优势。提速换挡、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内生动力,高企是重要引擎。

▲“发现”号ROV开展深海生物原位固定实验

在青岛高企名单中,不论是海信、澳柯玛等“老牌”制造业企业,还是科捷智能等入列不久的新成员,都不约而同地把新技术、新工艺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抓手,推动着业务推陈出新,创新气质越来越足。

例如,以制造业“起家”,科捷智能成立初期主要生产交叉带分拣设备、堆垛机仓储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物流业装备。近几年,在研发投入提升的助力下,科捷智能已经成为智能物流系统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全覆盖高企,客户包括顺丰、德邦等大型快递物流集团以及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去年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高企分布领域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岛产业结构的变迁。这几年来,青岛电子信息领域高企数量从415家增长到1187家,生物与新医药领域高企数量从196家增长到426家,新材料领域高企数量从297家增加到986家,高技术服务领域高企数量从236家增长到747家。

高企很大程度上是培育出来的。近年来,青岛锚定科技企业这一创新生力军,出台“沃土计划”,打造“科小-高企-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为科技企业发展厚植了创新沃土。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050家,占全省22%;上市高企总数达43家,全省遥遥领先。

▲云端研发中心

企业创新能力是“护城河”。为了让广大科技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青岛采取多元化举措,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新模式,让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够借助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链接外部创新资源,科技企业创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为高企的进一步培育奠定了基础。

03

发力“再扩容”

也要看到,青岛高企数量目前位列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八位,与武汉、成都、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对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还不足。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高企数量从2017年的12家增长到目前的26家,占比仅有0.39%;新能源与节能领域高企的占比也仅有3.67%。

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构建量质并举、有序成长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青岛正探索找到更多高企培育的突破点,将今年底高企数量的目标设定为7300家以上。

培育增量,青岛在高企申报过程中,引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结合专家评估,提前对高企“后备军”企业进行摸排梳理,提高高企申报的精准度;设立高企培育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入库培育,加速成为高企,目前已有722家“准高企”在库培育。

存量提质,青岛要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服务,对高企更名等事项进行规范,明确相关手续和流程;时不时“回头看”,对高企研发费用占比不足等问题进行动态监管,建立责任追溯机制,保证高企的发展“保质保量”。

▲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青岛还将继续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争取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广“云端研发”模式,突出生态系统开放性、需求发布即时性、数据对接精准性、资源匹配高效性,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因视野局限不想创新、因资源薄弱不会创新、因害怕承担风险不敢创新等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卸掉创新的“思想负担”。

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青岛首次设立自然科学基金,以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力度,鼓励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布局,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科技基础。

企业的创新,是创新的根本动力、内在源泉。随着高企军团的不断扩容、壮大,青岛的创新动能将更加强劲。

作者|耿耿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净利连续四年创新高!透过青啤年报,看上市青企的耐力、爆发力

2023-03-23    青报观象山

文明青岛随手拍|治理乱停车,共享停车位,疏堵并举破解停车难题

2023-03-23    青岛新闻网

相约省旅发大会|花开青岛春意盎然 老城春花喜迎大会!

2023-03-23    青岛新闻网

明星有多爱青岛老城!春天里,这两位大咖在中山路“跨界搞市”

2023-03-23    青岛新闻网

青岛发布租赁型人才住房配租公告,386套住房等你申请

2023-03-2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新增123个停车位 三明路停车场项目批前公示

2023-03-23    大众网

青岛老城区火出圈!市集、演出一站式娱乐引年轻人纷纷“上街里”

2023-03-23    齐鲁晚报

新晋“网红打卡地”亮相 青岛高新区城市景观再升级

2023-03-23    齐鲁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