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53792人“秒批”落户、30个事项“移动办”……人才流动便利度考核 青岛全省第一

2021-09-02 05:4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日讯 今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20年度全省人才流动便利度的考核结果,青岛在这项工作考核中获全省第一。

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青岛聚焦提升人才获得感,不断加大优质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着力打造人才“获得感”营商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去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30万人。今年以来,全市又引进集聚各类人才14.62万人,人才活力持续提升。

53792人通过平台秒批落户,为高层人才及随调家属单列机动编制

人才引进,落户是关键。为走好人才来青第一步,切实增强人才的城市认同感,青岛陆续出台两轮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全面升级人才落户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学历人才、技能人才落户条件,对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的人才,实现落户有保障;对城区有稳定就业或稳定居住的人员,实现“想来可来”;对“双招双引”项目及有贡献企业落户,实现全程便捷服务。“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学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人社与公安系统的联审联批,人才落户资格审核‘秒批’”。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有53792人通过平台秒批落户。

人社部门梳理“人才服务一件事”清单,为办事人才提供便捷服务。

除放宽人才落户门槛外,青岛还创新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用编支持,破除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障碍。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将人才引进作为用编进人计划的首要保障因素,出台《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编制存量内单列300名机动编制,作为已满编、超编机关事业单位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安置高层次人才随调家属的编制“蓄水池”。“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用编进人计划和入编备案等办理事项进行了简化,办理时限也缩短至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入编办理业务,最大程度提高人才的服务满意度。”这位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我们也在不断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协调机制,联合公安、教育、卫健等16个职能部门共同编制《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126名,自主开发高层次人才服务App,落实落地落细出入境与居留、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37个绿色通道服务事项。”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张信龙表示,目前高层次人才服务多以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为主,接下来,围绕开放性机制,这一平台也将融入更多社会资源、市场资源,让来青人才更好地感受青岛的城市服务。

建筹人才住房15.9万套,持续增加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

要让人才引得来、更留得住,必须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保障充足的服务供给,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智能化设备,为前来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索引”。

今年上半年,由河北来青工作3年多的刘小雨通过人才住房政策购得人才住房,实现了自己的青岛“安居梦”。2019年以来,为保障人才来青“住有所居”,青岛加大人才住房建设力度,通过扩大实物配建覆盖面,打造人才小镇新载体,扎实搞好集中建设,盘活存量用地用房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全市共建设和筹集人才住房15.9万套,其中租赁型住房占56%、产权型住房占44%,努力为来青人才安居青岛创造良好条件。不仅如此,全市各区、市充分创新人才住房政策,城阳区的共有产权人才住房政策、崂山区的“配额制”人才住房政策都极大提升了对人才的招引力度。

保障人才住有所居,更要在医养健康、子女教育等方面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强化城市吸引力。围绕解除来青人才子女入托入学后顾之忧,青岛一方面通过集团化办学,放大本土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另一面积极嫁接新资源,先后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办好9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加快建设青岛市二十一世纪学校,积极推进清华大学附中青岛学校项目落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而在医疗资源方面,青岛积极引育优秀医疗人才,自主培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等92名高层次人才,成功与15名院士开展合作,累计引进3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457名高层次人才,招聘各类人才9387名,有55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全国学科百强榜单,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立足提升包括人才在内的全体市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青岛不断加快推进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2个综合类别、4个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建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6个省市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88.76万平方米,总投资84.27亿元。

62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30个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理

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不仅要做好体制机制保障,完善人才需求供给,更要优化“一站式”人才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人才办事顺畅度,提升人才的城市认同感、满意度。

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一窗办理”。

针对人才服务碎片化问题,青岛围绕“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一平台”“一网络”“一窗口”“一张卡”“一专线”的人才服务平台,人才职称确认、落户资格审核等62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学历认证、人才引进等30个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理。不仅如此,青岛市还推出“人才政策电子词典”,全市260项政策、1400多个政策条目、10000多个查询项目随时随地可查,截至目前政策查询超过200万条次。

“今年以来,围绕‘项目落地年’的部署要求,我们认真总结‘企业点单’‘政策找人’等经验方法,以政府部门职能驱动向人才需求驱动转变,以普惠性政策向定制化、定向式政策转变,以政策拟定出台、督促落实、反馈优化的闭环模式切实提高人才政策落地、落实率。”张信龙表示。

优化人才服务模式外,青岛也不断深化拓展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谁用人谁评价”,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目前已有5000余人通过自主评价考核。同时,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在基层卫生、中小学教师、农业等系列累计近1000人获评高级职称。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创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为更多专技人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推行人才分类评价,明确科技、教育、卫生等十类人才评价重点,弱化论文、奖项等评价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积极探索市场化人才评价。

除此之外,青岛通过完善多元化创新容错制度,进一步营造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城市氛围。对承担探索性强、风险度高项目的科研人员及团队,因客观原因未达到预定目标,已尽职履责的责任主体,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探索制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同时,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尊重人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才服务,这代表着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态度。”张信龙表示,目前全市正在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开展“无感知、免打扰”服务试点,全力打造“人才驿站”,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清单制度,努力为来青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具获得感的人才服务。(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转发周知!9月2日21时至9月3日6时 这些小区要停水 快看有你家没

2021-09-02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示!山东55个上榜 其中青岛4个!有你家社区吗?

2021-09-02    山东商报

全国领先!9月1日起青岛企业办事“一照通城”:一张电子营业执照集成67项许可证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到2025年 气象事业发展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获批成为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 青岛再添一“国字号”头衔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为白血病患者理赔33.4万元、新增定点护理机构85家……市医保局晒医保惠民“成绩单”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全国首批120名高级社会工作师“上岗” 青岛两人入列!

2021-09-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第七届"市长杯"大赛区域赛决赛9月3日开赛 这些项目入围

2021-09-01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