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青岛是时候在软实力上下硬功夫了

2021-07-12 05:40    青报观象山

一座城市能够被记住、被尊重、被向往,能够真正彰显出自身的精神、品格和风范,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带动力,除了物质层面的体量、规模、能级,更要看是否有制度性的话语权,有规则的制定权,有个性鲜明的文化,有开放包容的环境,有富于活力、创造力、向心力的人。而当下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也日渐体现在软实力较量上。

6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一周后,《意见》全文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明确,要传承红色基因,更加自觉地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更加主动地提升城市软实力,更加主动地提升城市软实力,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以省级党委全会的规格专题讨论软实力,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在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自然成为上海这座勇立潮头的城市,应该而且需要率先触碰的前沿问题。

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比拼、跟最快者赛跑、携最优者同行,青岛在正视差距中“内外兼修”:对标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发起“15个攻势”,学深圳、赶深圳,既聚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对外开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打硬仗”,也着眼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软实力”的提升,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

正在青岛发生的变化表明,“打硬仗”的青岛,需要用软实力的“画笔”描绘崭新未来。

01

软实力,上海给出“新定义”

软实力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

在建党百年之际,上海专门用一次市委全会,探究了这个议题。

6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着眼全面完成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更加自觉地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使命要求的一次再审视、再提升。

每一座国际化城市都有与生俱来的特质,开放、创新、包容已凝成上海最鲜明的城市品格,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也是这座城市成长基因、精神气质、文化特质的融合集成。

现在,上海从全局和战略层面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就是要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在“硬实力”之上,全力塑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

近几年来,每年6月下旬召开的上海市委全会,均有特别设计的主题。

2018年是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2019年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则是“人民城市”。

在这样的脉络下,今年“软实力”议题的浮现,有其内在逻辑:在提升城市功能、产业能级等“硬”问题的同时,激活了干部队伍这一关键要素的积极性,并且明确城市的发展宗旨、人本属性之后,提升“软实力”,是一个更高层次、更综合、更理所当然的目标。

对一座城市而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价值观、文化、制度等软要素构成的无形力量,将更直接地决定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再上台阶的高度和速度。

可以说,软实力看似无形,但却是客观存在;需要长期积淀,必须久久为功;具有鲜明的标识性,需要着力凸显。

在这次全会上,上海软实力的提升之道,被概括为“五个坚持”——坚持放大共性优势与彰显个性特质相结合,坚持对内凝聚人心与对外塑造形象相结合,坚持长期绵绵用力与阶段性突破跃升相结合,坚持整体目标导向与人人竞相参与相结合,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

而在审议通过的《意见》中,上海的“软实力愿景”,则被提炼为“六个让”——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而在上海对软实力的“新定义”中,还特别强调城市精神品格是软实力的内核所在,对软实力具有引领性、决定性、基础性作用;人人起而行之塑造上海市民新形象,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创造出来的,也要在千千万万的人身上更好展现出来。要动员人人起而行之,更好塑造新时代上海市民的新形象。

围绕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软实力的“上海定义”,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仅强大、而且伟大的城市的清晰轮廓。

02

青岛的软实力几何?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品格与文化底蕴,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

是什么让青岛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每个青岛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我们可以从这些“柔软的触感”里,读懂这座城市最好的“软实力”。

作为五四运动缘起地,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穿越百年时光,一直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矗立在五四广场上火红的“五月的风”,正是这座城市青春与活力的象征。

位于海岸路18号的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所在地,是青岛早期党组织机关旧址——青岛党组织的“红色摇篮”。过去数年间,已有来自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和部队的党员干部群众100余万人次,将足迹留在这处写满信念与希望的“圣地”。纪念馆超过30万字的留言,是先烈遗志与期冀的不绝回响。

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对于家住胶州市顺德花园7号楼五楼的王晓梅来说,青岛这座城市最能打动她的就是,对不同层次人群权利的保护。今年49岁的她,得益于老旧楼院改造将原来坑洼不平的地面加以硬化绿化以及装上了电梯,许久不穿高跟鞋的她,又穿上了久违了的高跟鞋。“从20多岁来到这座城市,到现在已经年近50,我总是被幸福感环绕。”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于来青创业的许荣伟来说,青岛“鼓励成功,更宽容失败”的人本精神,让他觉得这座城市格外迷人。“在青岛,创业失败者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金等待遇,生活困难的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创业失败者再次创业的,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人文底蕴让人流连。对于在青岛开书店的苏荣来说,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以及名人故居,是他在这座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开放时尚的城市气质。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灯光秀,连续举办多年的青岛啤酒节,彻夜不眠的酒吧一条街,让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时尚范儿。

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好就能让一座城市成为吸引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的“磁场”。从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到大力推行“民告官”,被告单位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青岛在优化城市发展的“软环境”上用力不可谓不深。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城市主体的青岛人,一向以开放、热情、爱自己的城市著称。每个青岛人都是软实力,每个青岛人都展示软实力。他们在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在日常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在平时生活中友爱友善、和睦和谐——

疫情期间,他们守望相助,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战线。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医院、机场、马路、社区等每个需要的地方。

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在塑造城市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从让全国感受到了来自青岛的“振超效率”,到隐姓埋名、奉献爱心的市民群体“微尘”,到见义勇为飘满岛城大街小巷的“红飘带”,到零失误、零投诉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志愿者团队,再到向世界展示“大国工匠”形象的宁允展,再到“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

志愿者与志愿团队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标注与刻度。截至目前,青岛拥有注册志愿者160余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近13000个,他们活跃在扶贫济困、心理救助、残疾人帮扶、应急处置、生态保护、公益宣讲等各个领域。

这样的市民,与一座富有软实力的城市,理当是相互成就的。这也是一座“人民城市”的真谛所在——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一切也终究要依靠人民。

03

青岛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建构城市“软实力”

为什么上海能被称为“大上海”?论资源,上海几乎没有什么禀赋;论面积,可以说是“弹丸之地”;论环境,也没有特别优越的过人之处。

可是,上海就是凭借自己的“魔力”成为千万人向往的“魔都”。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座城市的精神、胸襟和格局,说到底,也就是城市的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不只有文化建设,城市治理、人居环境、创新活力也是重要内容。对标软实力的“上海定义”,青岛差距不小,但是也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培育涌现更多原创性的文化精品、保护传承“最青岛”的城市文脉。

努力打造精细极致、富有温度的城市管理精细化样本,激活基层社区每一个细胞单元,让人人有序参与治理的生动实践处处可见。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法治建设、获得平等保护、感受公平正义、共享法治成果的生动局面。

始终把人的感受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尺,把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全力塑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

这些,很多都已经写在了青岛的“十四五”规划中,比如——

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多彩包容的人文时尚魅力,熔铸新时代“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青岛精神气质;

推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打造高端时尚地标,建设啤酒街、咖啡街、音乐街、文化街、风情街等时尚特色街区;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建立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等等。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青岛应该更加重视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加强顶层设计,让城市在“软硬兼施”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必然选择。

有理由相信,正在“内外兼修”的青岛,能够形成强大“向心力”。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心安之所;对于这座城市的过客来说,这里让其流连忘返;对于尚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里让他们心向往之。

作者 慕昱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国务院又印发重磅《意见》!起步较早的青岛机会来了

2021-07-12    青报观象山

青岛这个数字创122年最高纪录!今起三天天气…

2021-07-12    青岛日报

青岛进入旅游旺季 前海一线酒店爆满 海边咖啡馆成新名片

2021-07-12    蓝睛

@考生们 山东高考录取去向查询时间定了 今天中午将公布首批结果

2021-07-12    山东省招考院

10天4家:青岛企业上市创出新速度

2021-07-12    青岛新闻网

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将开幕!这些事项要注意

2021-07-12    齐鲁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项目建设有了新进展

2021-07-12    大众网

青春靓丽!直击全国学生运动会上的拉拉队

2021-07-1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