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客户端

有责任的媒体

下载有奖

百年影像,老青岛心中永远的李村大集

2019-12-01 14:25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老青岛人心中的李村大集位于李村河滩,位居青岛建制之初时的大陆中心点,雄居李村河中段。每逢农历二、七大集,大集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上世纪初的李村教堂与李村集市

下面一组影像图片由文史爱好者张冠英老师提供,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带我们来到民国时期的李村大集,领略一下当时的繁华景象。

老照片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李村教堂的身影,只是堂顶钟楼已被拆除。

李村大集曾经的喧闹、繁华,城市永远的记忆,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百年的历史印迹。(图文源自网络及青岛档案馆)

1872年版的《即墨县志》曾记载李村大集为当时青岛地区24乡集之一。建国前,跻身山东省4大集市之一。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是盛况空前。“每逢阴历二、七为集市之期,四方赶集者,恒二、三万人,临时商摊,亦多至千数家,农村日用之物,莫不应有尽有……”交易品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针头线脑、面人糖稀、娃娃玩的拨浪鼓、红白喜事用品等应有尽有。每逢集日,几公里长的大集,摊挨摊、点靠点;小贩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呼儿唤女的,再加上唱戏的,杂耍的,混混杂杂,响成一片,煞是热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李村大集已是岛城市区一处独特的风景。

1928年的《胶澳志》也记载了当时李村集的繁华景象:“李村,距青岛市三十里地,当李村河之中流,为四通八达之地,乡区之交通路线,悉以此为中心点。村贸易亦聚于是,河崖有市集,每逢阴历二、七。乡民张幕设店,米面、布匹、木器、家具乃至家禽等应有尽有,临时营业恒得千数百家,集会人数二三万。”

1930至1940年代,李村大集按货类分市,如粮食市,布匹市,杂货市,鱼肉市,条货市,猪市等。由于战火纷扰,莅市人数比德占时期大幅下降,每集日约有三千到五千人,集上同行挨近设摊陈列物品,总值在万元左右,成交额在500~1000元间。40年代末,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货源奇缺,物价飞涨。仅1948年8月统计:盐每市斤10万元(法币,下同),玉米每市斤44万元,猪肉每市斤360万元,后又相继几倍、几十倍地增长,造成大集萧条。

1950年代初,社会安定,物价低廉,大集年成交额在百万元左右,并呈逐年上升之势。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边城乡购买力提高,李村大集进入了繁盛时期。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为固定摊点,并改为全日市场。进入21世纪,政府又投入百万元对大集进行改造,用花岗岩大理石铺设地面1万多平方米,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李村大集销售鞭炮(逄淑才 收藏)

李村大集的发展也是青岛商业发展历史的见证,2009年,李村大集被认定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村大集始终是岛城市民心目中的第一大集。

历史悠久的李村大集于2016年6月28日晚18点正式“封集”,告别李村河桥底,搬迁到重庆中路与青山路口位置。退路进室也使李村大集变成了农贸市场,大李村集已逐渐成为青岛一个历史名词。

随着政府对李村河中游后期将作为景观蓄水段进行全面整治,李村大集,已成为老青岛永远的记忆。那座李村河道里延续了百余年的集市,虽然消失了,但她在青岛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老青岛人心中,将很长时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最新评论

打开青岛新闻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新聘98.1%大学以上学历!高新区焕新再出发

2019-12-01    青岛日报

最新进展!地铁4号线李九区间“浮山号”TBM始发

2019-12-01    青岛新闻网

白菜卖出“白菜价”!葱价创5年新低 萝卜也降了

2019-12-01    中国新闻网

十余万衣服快递时被酱油污染 圆通:最多赔2000

2019-12-01    齐鲁晚报

0000001!青岛第一张电动自行车车牌发出!

2019-12-01    青岛新闻网综合

青岛早知道|-10℃!冷冷冷!今起,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2019-12-01    青岛新闻网

别让你的孩子上超银!?

2019-12-01    青青岛社区

1.1亿!补偿安置费!青岛这些地方被征收

2019-12-01    青岛新闻网综合

医保城、惠民民安堂大药房…青岛多家企业上黑榜

2019-12-01    青岛日报

严打!青岛公安破获案件1190起 抓获嫌疑人960名

2019-12-01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